2023年中国经济政策展望——扩内需、提信心,以稳致远
前言中国在近一段时间召开了最高层面的经济工作会议,同时连续发布了扩大内需的战略规划纲要及其实施方案,以期对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提出宏观指引[1]。
必须看到的是目前国际环境仍然非常复杂、方方面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也正因如此,中国明年的经济工作仍将以“稳”为主,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
在这个“稳”字大背景下,扩大内需仍是一个主要基调,被列在经济工作任务安排的首位。
近日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对如何扩大内需做出了具体部署。
2023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部分要点如下:下文将就相关要点予以探讨分享:宏观政策方向宏观政策涵盖财政、货币、外资、产业、科技、社会五个方面。
2023年,中国除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会更加注重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形成合力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突出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可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2023年,将强化财政政策支持,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支持高质量发展。
2023年财政政策部分关键信息:?加大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协调等重点领域投入?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和促进消费近年来,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减税退税降费政策显著降低了市场主体负担。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人民币[2],预计2022年全年该数据将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目前虽未披露2023年减税退税降费政策的具体信息,但根据官方信息[3],疫情期间实施的一些即将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特别是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小微企业所适用的政策,有望继续执行。
货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2023年,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央行将其概括为“总量要够、投向要准”。
明年的货币政策将在量上满足实体经济需要的同时,更有针对性——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预计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支持。
对于房地产行业,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将得到满足,融资链条的畅通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
产业政策——支持核心技术、薄弱环节及新兴产业2023年的产业政策将聚焦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预计将出台政策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
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也将迎来重点支持。
此外,数字经济、平台企业等,也是重点发展领域。
吸引外资——扩大开放中国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一直在努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关的举措包括扩大市场准入,尤其是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中国在过去的很多年中,设立了较多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域,如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这些开放平台可以在扩大开放方面起到先行先试作用。
此外,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可以为外国投资者打造更好营商环境。
会议还提出要积极推动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表现出中国希望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并参与构建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决心。
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3年,中国将致力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预计明年将迎来新一批支持政策,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吸引高端人才的流入。
2023年中国将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依照“十四五”规划纲要[4],预计将聚焦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
社会政策——就业优先社会政策主要涵盖就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生育和退休四个领域。
其中,就业优先政策是具体落地的重点之一。
2022年11月份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整体来看并不高,但是其中16-24岁的青年劳动力的调查失业率却显著高于整体平均值,达到17.1%[5]。
2023年,青年就业将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预见,相关领域将迎来有力的措施。
我们的观察值得关注的部分政策细节本次经济工作会议虽然以宏观层面的导向性指引为主,但对于某些领域仍然有值得关注的政策细节。
在全球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前提下,中国的进出口受到一定影响,近年来国内投资也趋于放缓,会议将扩大内需放在了今年经济工作的第一位,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高达65.4%,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进而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税收政策——内需促进、就业导向扩大内需对于2023的税收政策,中央有两个“优先”,一个是恢复和扩大消费,另一个是就业。
预计今年的财税政策将侧重以前述二者为导向。
在扩大内需方面,未来可能迎来的税收方面的政策包括:?更加精准的税收制度,调节税收来源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促进中高端消费——促进免税业发展?优化外贸领域财税政策,完善关税政策?扩大税收协定网络等近年来中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退税降费政策占据了财政政策的主基调,这无疑较好地支持了供给端即企业端,为市场主体显著降低了税费负担。
但随着中国将关注点从供给侧转移到消费端,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减税降费政策虽然在推动供给端改革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所形成在民间的财政力量未必能直接转化成内需,因此,中国的财税政策将从减税降费转为更偏向于财政支出直接拉动内需增长。
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减税降费政策,根据官方信息,对于一些疫情期间的税费优惠政策,仍然会在2023年予以延期或优化,应予留意。
对于高收入、高净值人群,2021年年初中央就发文要求加强对该类人群的税收监管。
在此,也提请相关人士注意税收合规性,个人转让股权的,需留意地方相关涉税规定(多地已陆续发文明确须先完税后办理股权变更登记),对于低价或平价转让股权的,或面临较大涉税风险。
如有需要,可寻求税务专业人士的帮助,以避免因不合规带来的滞纳金、罚款等处理。
税收立法中国目前18个税种中已有12个立法,余下增值税、消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关税6个税种尚未立法:? 增值税:12月27日,增值税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6]。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