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计算机 > 区块链

区块链

“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新技术赋能城市治理

区块链 加入收藏
据报道,12月10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朝阳法院探索利用“区块链”化解物业纠纷的诉源治理新路径。据介绍,新机制不仅运用“区块链”技术存证,同时引入律师事务所和由朝阳区法院、区房管局、区司法局
报道称,12月10日,北京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朝阳法院探索运用“区块链”解决财产纠纷的诉讼源头治理新路径。 据介绍,新机制不仅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还引入了由朝阳区法院、区房管局、区司法局、区物业行业协会共同组建的律师事务所和第三方调解平台,力求在源头上解决物业纠纷。 该机制已经在朝阳的七个社区进行了试点。 如今,因物业服务引发的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呈激增趋势。 据统计,仅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国各级法院共审理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一审案件164.8万件。 如此复杂的物业纠纷造成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僵局,影响了社区生活的安全稳定,消耗了大量的司法资源。 北京探索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对此进行管理,有助于相关职能部门提前知晓,冷静应对。在帮助双方达成和解、实现调解的同时,也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这也与北京建设宜居之都、改善民生福祉的目标相吻合。 物业纠纷虽小,但影响不小。它关系到城市形象、社会稳定和居民福祉。 事实上,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就把物业管理作为两大“重点小事”之一,要求一以贯之。 同时,这也是北京“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之一。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19年,朝阳法院每月受理物业案件300余件,12345公众热线每月受理朝阳区群众反映的社区治理投诉5000余件。 如果这些投诉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没有良好的分流和解决机制,矛盾纠纷激化,大量的诉讼可能会“涌入”,对司法系统造成压力,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对此,北京作为首善之都,必须妥善应对,以创新引领。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阳法院探索运用“区块链”解决物业纠纷源头治理,是做好物业管理“关键小事”的一条新途径,也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积极尝试。 从长远来看,应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介入物业管理,也是实施“三个北京”战略的题中之义。 在“区块链”模式下,房管局和镇村都有“黑科技”,可以提前获得“预警提示”,对物业纠纷数量多、情况严重的区域进行针对性整改,消除纠纷的“根源”。 在这种模式下,诉讼外程序被科学地“整合”,形成了有序衔接和继承的良好格局。先通过合作律师邮箱催促双方和解,再由第三方调解分流平台进行现场调解。最后,那些仍然不能解决纠纷的人被关进诉讼“大池塘” 这种渐进式的解决模式有效降低了诉讼概率。 关键是通过“区块链”搭建的第三方调解平台 之前的物业纠纷,业主和物业公司因为关系利益不谦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些本来可以协调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却经常去打官司较劲,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了“区块链”进行技术沉淀,司法、执法、行业组织等部门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全方位、及时的介入。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多了一个“管事说事”的综合协调机构,便于依法解决实际困难,调解双方矛盾。 当然,法院引入“区块链”并不是为了减少甚至取消业主和物业公司的“诉讼权利”。对于纠纷双方来说,都有通过诉讼维权的救济渠道。 而且纠纷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最终还是要靠人去做工作去解决。 在引入“区块链”促进和解、实现调解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律师和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毕竟,只有科技与人文相融合,智能与法治相结合,城市的治理能力才能现代化,城市才会有更宜居的环境和更美好的生活。
图集详情底部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