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中国碳中和措施)
下面由小编针对中国碳中和为您答疑解惑,希望能给您带来有一些有效参考。
****近期承诺的2060碳中和目标引起了全球的热议,尽管还有些许杂音,但总体来说全球纷纷对中国提出碳中和目标表示赞赏,认为是一个很有雄心的气候目标。
然而围绕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很多企业、公众甚至许多低碳从业者仍然有许多疑惑和不解,例如中国提的碳中和目标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到底是仅指二氧化碳还是所有的温室气体等等。
一直想写一篇文章来谈谈我们对中国碳中和的理解,终于等到春节假期可以静下来读一些资料,做一些思考,写一些文字。
今天的分享内容包括我们对“碳中和”的理解,“碳中和”的What,Why,How的全面解读:包括对“碳中和”的几个疑问的解答:以及最重要的企业端应当如何提出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并且付诸实施。
一、什么是碳中和Question 1:中国的碳中和到底是指二氧化碳还是所有温室气体的碳中和?这个问题相信困惑了不少行业内外关心碳中和的人,笔者春节前后也跟一些低碳领域的顶级专家做了一番沟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谈判代表以及参与制定国家2060碳中和目标的领导专家等,大家的说法尽管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基本是一致:中国提的碳中和目标到底是仅指二氧化碳还是所有温室气体,这个边界还是比较模糊的,可能还会继续模糊一阵子,但中国接下来要采取的碳中和实现路径是要按照所有温室气体,等到合适的时间中国应该会宣布更加明确、更加有雄心的目标: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所有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参照全球达成的《巴黎协定》,全球需要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人为清除之间的平衡,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也是需要对标《巴黎协定》,也就是说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也是将实现所有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
那么,这里又引出第二个问题:Question 2:碳中和、净零排放以及气候中性是什么关系?关于碳中和相关的名词很多,碳中和、净零排放、气候中性等,究竟他们各自代表什么意义,笔者谈一谈我们自己的理解。
首先这三个概念的核心内容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需要实现碳排放(这里碳排放可以仅指CO2,或者所有Greenhouse Gases)的正负抵消,都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设定的可操作可量化的目标。
从全球各国发布的“碳中和”承诺来看,有提出“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目标,如中国和美国加州:也有提出净零排放目标(net zero emission),如欧盟和美国:也有些国家提出“气候中性或气候中立目标(climate neutrality)”,如奥地利、匈牙利等。
《IPCC1.5度特别报告》里对这几个名词的做了定义,这也是目前关于这几个名词的最权威的定义。
结合IPCC报告里的权威定义,笔者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通俗化表达:碳中和“碳中和”一般仅指CO2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也称为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如果这里“碳中和”作为泛称,也可以表达所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源与汇的平衡。
净零排放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净零排放”就类似于足球里的“净胜球”,进球数减去失球数,净零排放就相当于排放量正好等于抵消量或吸收量。
“净零排放”如果没有特指的话,是指所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
如果特别指出是CO2的净零排放,则是CO2的人为排放源和汇的平衡。
气候中性气候中性的概念与“碳中和”以及“净零排放”类似,但还需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区域或地方生物地球物理影响,例如影响地表反照率或当地气候。
尽管名称说法不一致,内容也有细微差异,但笔者认为以上几个名词基本可以理解为一个意思,用“碳中和”作为标准化的统称也是合理的,从传播的角度更适于用“碳中和”这个名称。
这就类似于人们习惯用“碳排放”来指代所有温室气体,用CO2e作为温室气体的当量。
按照上述思路,近期碳阻迹团队也修改了一下维基和百度上对碳中和的定义和描述(也征询了行业权威专家的意见),使其更加严谨(例如需明确到底是二氧化碳还是所有温室气体的碳中和:碳中和的主体应更加全面,碳中和现在可以是国家、企业、产品、活动以及个人等主体形式),希望可以给社会一个统一、准确和严谨的“碳中和”定义。
目前的版本如下: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二、为什么要碳中和在谈论我们为什么要做碳中和这个话题前,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基本共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全球必须在2050年达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又称“碳中和”),即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其通过植树等方式减排的抵消量:在2067年达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又称“温室气体中和或气候中性”),即除二氧化碳外,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与抵消量平衡。
2021年1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约为14.9℃,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2℃,留给我们的温升空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温升超过2℃,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不可逆的气候灾难,这就是我们需要碳中和的原因!虽然“碳中和”早在2006年就已经成为牛津字典当年的年度词汇,但当时也只是昙花一现,近些年,“碳中和”在国际社会,至少在中国仍然是非常小众的群体关注的词汇。
而这种状况持续到2020年9月,笔者认为直到两个人的出现,碳中和才获得了真正的破圈传播。
第一个人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5个月里主席在各种国际国内场合讲了八次中国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从2020年9月22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宣布中国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国际国内社会感觉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按照中国之前这些年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的风格,都会提出类似于碳强度减排这样被国际社会认为“不痛不痒”的目标,而这次直接提出这么具体且极具雄心的碳中和年份目标,属实让人意外),到后面每次国际大会上更加坚定的重申碳中和目标,让我们感觉到中国在“碳中和”这件事情上将“说到做到”、“言出必行”。
(习近平主席近5个月八次提到中国的2060碳中和目标)其中,2020年12月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碳中和”被列为2021年度国家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与扩大内需、反垄断以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并列,这体现了国家对“碳中和”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碳中和”目标纳入执行阶段的态度和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的2021中国八大重点任务)而第二个给“碳中和”带来破圈传播的人,笔者认为是罗振宇。
今年的跨年演讲上,罗振宇把碳中和作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进行了传播。
笔者倒不认为这场活动本身直接影响了多少人开始关注“碳中和”,但认为这种活动、这场活动将“碳中和”作为重要议题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同时,笔者也认为罗振宇以通俗的语言和方式让普通老百姓能听明白什么是“碳中和”,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
“碳中和”带来的社会变革是彻底性的,所有的行业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已经是一副摊在桌上的“明牌”,我们这代人全部都在牌桌上。
还没有看过这个关于碳中和跨年演讲的可以这里看一下。
三、如何提出和实现碳中和对于中国,或者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碳中和,主体都是企业。
企业如何实现碳中和,是今天讨论的关键。
目前也有不少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碳阻迹团队近期也收集到全球有200多个企业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微信小程序搜索:碳智汇,进入碳中和模块,选择企业碳中和)这里列举几个耳熟能详的企业,亚马逊提出2040年实现碳中和:雀巢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IBM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
微软提出2030负排放,并且计划于2050年清除掉微软公司自成立以来所有的排放(微软是笔者所知全球为数不多的提出要中和掉自身历史所有排放的企业,另外一家是丹麦的Velux要中和掉1941年成立以来所有的碳排放)。
今天微软中国可持续负责人也恰巧来碳阻迹的1.5℃会议室聊微软和碳阻迹在低碳领域的合作,交谈中深刻感觉到微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理念以及诸多的低碳具体实践,也觉得这与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的低碳理念也密切相关,恰巧最近比尔盖茨刚刚发布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
(微软中国可持续负责人来碳阻迹1.5℃会议室交流可持续碳中和领域的合作)另一家在碳中和领域提出非常有雄心的目标的企业是苹果。
苹果公司宣布将于2030年实现苹果所有产品的碳中和(这又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目标,产品的碳中和意味着苹果的所有供应商基本都要实现碳中和,这将是多大的品牌号召力才能撬动供应商企业的彻底的低碳转型,或许也只有苹果这样的公司可以做到。
)Question 3:企业应该如何提出自己的碳中和目标,需要考虑哪些要素?经过对大多数提出碳中和的企业分析以及近期给企业服务的案例,碳阻迹团队提炼出了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法则:CFOS法则1,Calculating(计算):不管任何行业的企业要制定自己的碳中和目标,第一步永远都是需要量化自己的碳排放, 摸清碳家底。
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碳排放现状以及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之后,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减排措施,为提出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Forecasting(预测):有了碳的基础数据后,企业就需要关注并预测碳中和目标相关的几个核心要素:1)国家或地区层面未来整体减碳的力度:这属于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国家层面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每度电的碳排放也将随之下降,这对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是一个利好(可以自动减少企业产生的scope2的碳排放量):将来如果中国的企业可以自由选择给自己发电的来源,或者自己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供自身使用,这又是另一个利好)。
2)企业自身未来业务发展的趋势:企业提出碳中和目标需要预测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状况,预测公司业务的增长及对应的碳排放的增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