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区块链的希望与原罪(金融,区块链的希望与希望)
你知道金融,区块链的希望与原罪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些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区块链始于金融,却又差点死于金融。
文 | 卢晓明如今风口上的猪,俨然成了下一个互联网。
记得约莫在2016年,区块链就火得不行,话语之火燎于金融行业。
业内区块链大会遍野,座无隙地,彼时区块链还因缺少真实落地场景被称为“风口上的猪”:转眼到今天,区块链真正落地的场景依然不多,但在话语层面已经成为了“下一个自治、可信的互联网”,讨论重点也从应用转向了哲学。
曾经对其讨论得极其火热的金融行业,却在这次的话语大战中缺席。
我想金融行业并非无话可说,而是无人愿说。
区块链始于金融,却又差点死于金融。
金融向来是个对监管极其敏感的行业,如今区块链受累于ICO而被蒙上疑云。
监管表示支持区块链而又保持监管弹性,各家金融企业只愿起而行之,不愿坐而论道。
在我看来,金融依然是区块链最合适的落地场景之一,也是目前真实落地项目最多的行业之一。
在这篇文章,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区块链适合落地金融行业、区块链的不同特点分别适用于哪些金融场景,还有区块链的未来形态。
展开之前先感谢各位采访对象,本文主要是总结跟多位采访对象的讨论,我更多是述而不作。
在此重点感谢91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许泽玮、北京阿尔山金融科技CTO邸烁、ArcBlock创始人冒志鸿、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黄金管家创始人孙吉光等。
36氪记者王梦蝶对本文亦有贡献。
金融为什么适合区块链化?金融之所以适合区块链技术落地,在于两点:难度更低,痛点明显。
1、难度更低指金融资产的虚拟性更容易上链。
我在之前就提到,数字货币之所以是迄今区块链最佳的应用场景,在于货币资产的虚拟性,使得其从发行、流通到存储,都可完全数字化。
说白了只要网络里的人达成共识,每过10分钟产生25个币,这25个归先算出题的人所有,该资产就算产生了。
在中心化的央行系统中,央行可以直接创造货币。
许泽玮在接受专访时也提到,区块链适用于资产虚拟化程度高的场景。
区块链利用分布式记账技术,让数字货币发行在链上进行,一经全节点确认,该信息就是真实有效的。
这只对数字资产有效。
如果是跟实体资产形成映射,一旦实体资产或确权信息本身是假的,链上资产就是假的。
因而,虚拟化程度越高的资产越容易上链。
金融资产主要是资金、证券、票据或凭证等,虽然大多数有实物支撑,但其有效性大多取决于发行机构。
2、痛点明显指金融行业长期存在信任问题,反欺诈需求强烈。
金融市场之所以信任痛点明显,在于信息严重不对称,欺诈风险大量存在于各类业务。
由于金融机构处理的文件和信息往往事关获取资金,贷款申请资料、票据等资产归属性质的文件一旦出现造假,金融机构便损失严重。
因此,金融行业存在大量信息验真需求,会雇佣大量员工负责风控审核。
换言之,这个行业为了解决信任问题花费大量成本,也最愿意为解决这问题而付费。
而区块链,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就是一个信任机器(Trust Machine)。
区块链包含哪些技术,有什么优势?说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应用之前,需要先谈区块链用到的几个技术。
区块链是一种按时间顺序的链式数据结构,使用了分布式验证和存储数据、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算法等技术。
通俗来说,区块链就是大家一起来记住每个人有多少钱(分布式记账)。
这本账本按时间记录所有人之间的每一笔交易,谁负责记账由事先说好的共识机制决定,每一个人都会实时同步完整的账本,改了一个人的没用,至少要改一半以上。
由于信息是加密的,虽然账本透明,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代号,只有持有钥匙的人可以动账本里的资产。
虚拟机的加入更是引入了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写下的规则。
我将整个信息上链的过程分成三步:生成(发行/确权/上链)- 加密 - 流转(分享/交易)。
原来,这三步通常是由第三方的机构来做的,比如银行、银联、交易所,总而言之通过一个平台完成,该平台就是中心。
那么,区块链这类“分布式记账”相较于原来的“中心式记账”有什么好处?1、信息透明,增加平台原生公信力。
原来,平台的公信力都是通过自身品牌沉淀下来的。
数据由于没有单个中心的存在,每个参与者都是网络中的节点,因此获取信息的权利都是平等的。
这意味着整个平台的运营规则都通过智能合约呈现,公开透明,不像目前是黑匣子。
2、提高信息同步效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