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欢迎来到未来世界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计算机 > 区块链

区块链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万字长文解读“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

区块链 加入收藏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万字长文解读“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信息,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2018年1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金融资产大讲堂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发表了题为“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主题演讲。全文2万字,为方便大家阅读,巴比特整理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万字长文解读“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信息,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18年12月20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办的数字金融资产大讲堂在北京举行。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发表了题为“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主题演讲。

全文2万字,为方便大家阅读,巴比特整理出了李礼辉的部分精彩观点,大家可以按照序号标记定位到文章中了解详情:区块链技术区别于现在的金融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是它有自定共识规则、自动实施规则、用技术信任加持商业信用的能力。

【1】区块链金融应用最佳的路径应该是分布式、多中心、有中介的联盟链架构【2】数字货币能不能替代传统的货币形式,能不能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应该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一是效率更高,二是成本更低,三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四是具备社会认可的可信性和安全性【3】。

在零售支付的市场,数字货币可能并不具备取代或者替代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的电子支付方式的绝对优势,但是在金融交易的场景中,或者说在数字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景中,数字货币最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工具【4】。

我们如果认同货币的本质,是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就应该强调交换权的经济依及其金融属性,无论是“coin”还是“token”不仅在虚拟社区成为价值的标记和支付的工具,而且可以通过交易平台,与法定的流通货币进行交易,形成交易价格,所以它就具备了金融工具的属性【5】。

有的人说虚拟货币如果政府不让它作为支付工具,它就一文不值,我并不这样看,我觉得虚拟货币还是有它的经济土壤的【6】。

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经济体如果不能保持经济发展和金融的稳定,如果不能保持法定货币有竞争力的便利性,法定货币就有可能被虚拟货币取代和驱逐【7】。

稳定币,我觉得可能引发信任风险【8】。

面对这样的跌宕起伏变化不断的世界,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一是虚拟金融游离于金融监管领域之外,虚拟金融是否可能规模化;二是虚拟货币是否可能成为数字资产一般的等价物,成为市场通行的金融工具;三是算法和算力是否可能取代中介,是否可能构成数字金融市场的定价权;【9】分布式商业模式未来可能引起的颠覆性变化:一是所有的商业中介、信任中介、信用中介都被数学算法所取代,不再需要中心化组织,不再需要中介成本,商业可扩展性变成无限大;二是数字世界的治理机制只是数学算法,不再需要法律,不再需要执法者;三是数字世界需要数字化的记帐方式,数字账户、数字货币,公有链上分布式的应用以虚拟货币或者通证发行作为激励机制,以此驱动链上的经济活动。

【10】以下是李礼辉演讲全文。

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发展得非常快,它们改变了我们金融服务的模式、金融管理的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模式,正在建立一个新的数字金融业态。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两个跟数字金融相关的话题,第一个是信任机制,第二个是数字货币。

一、信任机制信任形成的传统模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下的信任是建立在契约原则的基础上,信任形成的传统模式是基于共同的规则,通过可信任的中央节点或者支付平台来验证信息、执行规则、积累信任。

信任形成的传统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信任需要积累,信用的建立需要较长的周期,信任形成的成本高。

二是必须经过可信任的中央节点,小范围的经济行为难以成为社会认可的信用记录,信任可及的范围比较小。

这几年,因为我们传统金融模式的局限性,一方面造成了信用隔离,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们很想解决又解决不好的问题。

另一方面容易产生信任造假的问题,进一步损害了信用环境,扭曲了信用的社会价值。

新的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正在构建全新的信任机制。

关于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万字长文解读“数字金融与数字货币”的信息到此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图集详情底部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