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
今天给各位分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的信息,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关注到,投资者对于透过基金及香港的无牌交易平台营运者接触虚拟资产的兴趣愈来愈大。
证监会识别到投资虚拟资产所引起的重大风险,并于下文载述。
为应对有关风险,证监会现正就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及基金分销商应达到的监管标准发出指引,同时亦正在探索有关可能规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概念性框架。
背景科技正在改变金融业的面貌。
分布式分类帐技术提供一个以不记名的方式数码化地记录虚拟资产拥有权的途径,并有助促进点对点交易。
虚拟资产是以数码形式来表达价值,亦称作“加密货币”、“加密资产”或“数码代币”。
这类资产的特点是具备不同形态并不断演变,意味著它们既可以是或声称是一种付款方法,亦可令代币持有人有权获得现在或日后的盈利,或让其获得某产品或服务,或同时兼具上述任何功能。
自从最广为人知的数码代币比特币(Bitcoin)于2008年面世后,全球公众对虚拟资产的兴趣倍增。
比特币与其他数码代币的市值在2018年1月初创下高峰,估计超过8,000亿美元1。
目前有超过2,000种不同的数码代币在世界各地买卖,估计总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
虽然数码代币的合计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大幅下跌,但仍有很大的成交量。
此外,市场对投资虚拟资产的基金的需求亦不断增长。
纵使虚拟资产未有为金融稳定性带来重大风险2,但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广泛共识是,虚拟资产在投资者保障方面造成重大风险。
视乎监管权力范围、有关活动的规模及它们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以及虚拟资产是否被当作为适宜加以规管的金融产品,各司法管辖区对这些风险的监管对策各有不同。
在香港的现有监管制度下,假如涉及的虚拟资产不属于"证券"或"期货合约"(或同等金融工具)的法律定义范围,其市场便可能不受证监会监察。
因此,若投资者经不受规管的交易平台买卖虚拟资产或投资由不受规管的投资组合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虚拟资产投资组合,便不会享有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提供的保障,例如确保稳妥保管资产及市场公平和开放的规定。
假如平台营运者及投资组合管理公司不受规管,其适当人选资格(包括其财务稳健性和胜任能力)便未经评核,而其操作亦不受任何监察。
与投资虚拟资产相关的风险虚拟资产对投资者造成重大风险,当中部分是因虚拟资产本身的固有性质与特点所致,而另一部分则源自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或投资组合管理公司的营运。
估值、波动性及流通性虚拟资产一般欠缺实体资产支持或政府担保,亦不具实际价值。
目前,某些虚拟资产类别并没有普遍接纳的估值原则。
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会因供求而受到影响,及具有短暂和波动的性质。
如果虚拟资产的资金池规模细而零散,投资者所面对的波动性便可能进一步扩大。
会计及审计在会计的专业范畴内并无协订标准与行业惯例,说明核数师应以何种方式进行保证程序,从而就虚拟资产是否确实存在及其拥有权取得足够的审计证据,及确定估值的合理性。
网络保安及稳妥保管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及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可能将客户资产存放在线上钱包内(即存于有互联网介面的网上***,而线上钱包容易受黑客入侵。
网络攻击导致黑客入侵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及虚拟资产遭盗取的情况普遍。
受害人可能难以向黑客或交易平台追讨损失,其金额可高达数亿美元。
鑑于可供选择的合资格保管人解决方案有限,虚拟资产基金面对独有的挑战:而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亦可能并非完全有效。
市场廉洁稳健与受规管的股票交易所不同,虚拟资产的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及并非在一套受认可及具透明度的规则下运作。
运作中断、市场操纵及违规活动时有发生,而这些情况均会造成投资者损失。
洗钱及****资金筹集风险虚拟资产一般以不记名方式买卖或持有。
尤其是,允许法定货币与虚拟资产兑换的平台在本质上出现洗钱及****资金筹集活动的风险较高。
假如涉及刑事活动,投资者便可能因执法行动而无法取回投资。
利益衝突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可能同时担当客户的代理人及主事人。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像传统交易所、另类交易系统或证券经纪商那样,可利便虚拟资产的首次分销(如首次代币发行)及/或二级市场交易。
若这些营运者不在任何监管机构的监察范围内,利益衝突便难以被侦测、监察及管理。
欺诈虚拟资产可能被用作为欺诈投资者的手段。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或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在允许虚拟资产在其平台上买卖或为其投资组合投资虚拟资产之前,可能未进行足够的产品尽职审查。
结果,投资者可能成为欺诈的受害者并损失其投资。
现有监管制度证监会已发出多份通函,澄清有关虚拟资产的监管立场3。
若虚拟资产属于"证券"或"期货合约"的定义范围,则该等产品和相关活动便可能属于证监会的监管范围。
证监会亦在日期为2018年6月1日的通函4内提醒中介人,假如它们有意提供涉及加密资产的交易和资产管理服务,便须遵守《证券及期货(发牌及注册)(资料)规则》下的通知规定。
证监会已针对在进行与虚拟资产相关的活动时可能违反证监会的规则及规例者,採取一系列行动,包括提供监管指引、发出警告信和合规函,以及採取监管行动5。
然而,许多虚拟资产并不构成"证券"或"期货合约"。
此外,管理只投资于不构成"证券"或"期货合约"的虚拟资产的基金不算是《证券及期货条例》所指明的"受规管活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