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银行层如何给比特币造成系统性风险?为何比特币可能无法在比特币标准下生存
下面要带大家了解的是托管银行层如何给比特币造成系统性风险?为何比特币可能无法在比特币标准下生存,希望能给网友您带来不错的体验。
为何比特币可能无法在比特币标准下生存比特币允许用户在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的情况下存储和转移价值。
然而,每个区块最多只能记录4,400笔交易(如果算上一对多支付,会更多)。
在所有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比特币的容量受限于区块的大小。
当前的区块大小限制是由技术和激励相容(incentive-compatibility)的原因所致,不太可能很快消失。
有些人推断,你可以通过增加区块大小来给区块扩容。
虽然这的确会增加交易笔数,但这些交易得到的保证则会更差。
因此,比特币通过排除安全容量限制之外的使用来保护其根本特性。
安全容量限制(safe capacity limit)可随时间扩展,例如通过闪电网络(Lightning)之类的附加层来实现扩展。
笔者认为,上述正统观点看似正确,但比特币排除用户的能力实则被高估了。
虽然比特币可以控制网络内部的用户数量,但它无法控制通过托管银行访问网络的用户数量。
该银行层的增长不受协议控制,并且可能发展为比特币的系统性风险。
用户之所以采用托管银行(custodial bank),是因为其在多个维度上提供了更低的交易成本。
具体可能包括更强的网络效应、更快的支付清算、追索权(legal recourse)、更低的交易手续费以及交易所或货币市场等金融服务的获取权。
如今,大家都认为,未来的“比特币堆栈(Bitcoin stack)”将由不同的层组成,这些层分别代表信任/成本图(trust/cost graph)上的特征点。
当较高层发生故障时,用户可以退回较低层。
本文将首先展示托管银行层如何给比特币造成系统性风险,然后分析托管银行层增长的驱动因素,最后阐述如何防止给比特币带来消极后果。
托管银行层如何给比特币造成系统性风险试想一下,如果未来有2亿人使用比特币,其中大多数人通过托管银行层使用。
这些银行利用基础链(base chain)作为银行间结算网络。
用户用比特币借据(Bitcoin IOUs)代表比特币存款来进行交易。
这一安排的长期稳定性是谁对谁有影响力的问题。
如果用户可以随时离开,去竞争对手那里交易(包括系统的去信任层),那么托管银行系统就会受到约束。
但如果用户被锁定,那么权力就掌握在银行(进而政府)手中。
用户是否被锁定取决于退出系统的成本。
手动退出成本当政府可以介入并取消比特币的可赎回性(redeemability)时,这可能被视为将系统的退出成本推高至无穷大。
政府可能发现很难控制网络层本身,但在这个例子中,它们根本无须如此,因为它们已经控制了银行。
1933年2,美国政府充公黄金:1971年3,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这两个案例便是上述情况的真实写照。
如果比特币的可赎回性被取消,根据达里奥的长期债务周期(long-term debt cycle)理论,比特币即完成了回归法定货币(fiat money)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比特币标准的规则仍然遵循比特币协议的规则,因此这并非一个用户可以在协议层“UASF”(用户激活软分叉)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响应的情形。
用户任由它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现在需要用政治途径来解决。
自然退出成本实际上,政府甚至可能无须取消比特币的可赎回性,因为退出成本可能自然增长至非常大。
以银行挤兑(bank run)为例,假设2亿人全部,或者至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想离开银行系统,并将堆栈向下移动到去信任程度更高的层。
其中一部分人可以成功地实现过渡,但他们就如同拍卖会的赢家,将交易手续费抬高至数千甚至数万美元。
剩下的人则只能留在更高的层。
如果较高层相对于较低层的容量增长过大,人们就会失去向下移动的选择权。
当用户发现自己被永久锁定在更高层时,政府就可以在系统中安全地征收各种税或变更各种规则。
关于托管银行层如何给比特币造成系统性风险?为何比特币可能无法在比特币标准下生存的信息到此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