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首席访谈:碳中和,风来了(中银理财碳中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金首席访谈:碳中和,风来了对应的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刘俊 | 执行总经理研究领域:新能源公用事业如需深入交流,请关注中金研究网站此访谈内容基于已发布的《碳中和,离我们还有多远》报告剪辑制作,报告作者为刘俊、杨鑫等,内容摘要如下:从国家提出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之后,无论是市场还是行业,“碳中和”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对于我们国家的能源经济意味着什么变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投资机会?我们邀请到中金公司研究部新能源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刘俊,对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俊总您好!首先可否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碳中和?这对于我们国家的能源经济意味着什么?好的,谢谢主持人。
碳中和=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结构。
碳中和意味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碳吸收总和为零(包含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我国目前碳排放主要来源是能源,工业过程,农业,废物处理,碳吸收主要来自森林绿化。
2019年全国碳排放约在1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为美国58亿吨,欧洲35亿吨的2~3倍,但是人均与欧盟相当、不到美国的一半。
因此相比西方经济已经稳态而中国计划在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在2050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增长目标下,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碳排放下降的约束或将使得我国完成碳中和目标更具挑战,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引,但同时也将加速中国的能源转型、使得我国经济最终受益。
我们认为碳中和目标是美丽中国下实现能源革命战略目标思想的更进一步,将使得中国在2060年获得不仅是更清洁,也会是更经济和更安全的能源结构。
对内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碳中和将会完成中国的能源转型,以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能将成为一次能源主体,一次能源消费中电气化率达到100%,终端能源消费中氢能达到30%,完成净零排放。
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资源规模是前者的800倍,因此制造业属性远大于资源属性,即使在平价之后中国制造业也能更好的发挥优势,在光伏,风电,锂电池和氢能等产业产生规模效应和技术迭代后实现能源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带来更经济的成本。
考虑到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市场地位,我们认为能源转型也将有利于中国在能源供给上摆脱对海外的依赖。
到2050年随着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约60%,石油进口会下降到40%以下的水平,提升国家的能源安全,而当中国完成可再生能源+氢能的平价,甚至我们可能会成为能源出口国,改变目前的全球能源版图。
我们预计中国会在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实现从高碳到低碳到零碳的转型,在供给端,将会推动非化石能源电力比例提升和电气化率提升,在非电能源领域将会加速推动氢能的发展:在需求端,将会推动节能减排,一方面对能耗的控制我们认为不会放松,加速沿海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会建立碳排放的监测以及碳排放权的交易体系,逐步完成对于减排的推动。
根据您介绍的,碳中和对新能源行业发展大有裨益,可否为我们详细分析下到底会给新能源行业带来多大的成长空间?好的,确实是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常问的就是,新能源发展可以带来多少成长空间,我们从累计投资和年度产值两个角度看碳中和主题投资的规模。
我们在206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4.8万美金,单位GDP能源消费达到0.12千克标煤/美元的假设下,估计中国在2060年能源消费为67.3亿吨标准煤(对应1亿EJ),其中终端电能消费比例70%,剩余由氢能满足。
? 国内绿色能源总投资2060年将会累计达到55万亿元。
我们预计到2060年国内风电、光伏发电、核电装机将较2019年增长7x、35x、7x至1,660吉瓦、7,332吉瓦、386吉瓦,并催生储能装机达到电力装机的近30%。
我们预计清洁制氢带来的光伏装机需求会在2040年后加速、2050年后达到高峰,额外贡献将近7,400吉瓦的装机空间。
我们测算以上装机需求合计将带来2020~2060年55万亿元国内绿色能源投资空间。
其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万亿元,风电新增装机14万亿元,核电新增装机5万亿元,储能新增装机7万亿元,清洁制氢新增装机9万亿元:叠加海外光伏新增装机47万亿元也主要由国内光伏产业链承接,我们预计国内清洁能源行业将受益于总价值102万亿元的绿色能源投资。
? 国内新能源年度产值有望从2020年的0.77万亿元成长到2060年的10万亿元水平。
其中清洁发电从0.7万亿元扩张到6万亿元,覆盖我国全部电力需求。
新能源车方面,我们估算2020年动力电池年需求在46吉瓦时,2045年随新车销量增长将达峰在4,140吉瓦时,增长近90x,而后随着新车销量见顶回落至2055年后稳定在2,875吉瓦时,对应新能源车年产值将从2020年的0.049万亿元,增长到2045年顶峰期的1.2万亿元/年,其中电动车占主要份额,剩余约0.04万亿元/年为氢燃料电池车产值。
图表: 绿色经济年产值(截点数据)资料来源:中电联,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图表: 绿色能源累计投资资料来源:中电联,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那么,除了新能源行业,您觉得碳中和还会影响哪些行业?虽然2030年前达峰,但是从2030年后的减排任务来看,难度仍然很大,因此我们认为节能减排特别是对排放总量的控制很可能在十四五就会开始。
我们认为碳排放控制将带来供给侧产能进一步整合,以及需求侧新市场的崛起。
?从供给侧看,碳排放减量可能相当于另一次供给侧改革。
涉及的行业主要如下:基础材料:可能推出的更严格的环保措施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
我们认为未来高碳排放板块的新产能投放审批可能更为严格,而落后产能的退出有望提速,基础材料龙头在成本曲线上的优势地位有望进一步凸显,短期的供需错配或利好商品价格及板块龙头。
农业:规模化养殖及高效种植更为顺应碳中和趋势。
我们认为规模化养殖有望通过精细管理,在粪污管理、饲料效率、物流筹划等方面较散养更易实现减排:而高效种植有望通过育种改良和数字化管理,在作物生长效率、氮肥及农药利用率等方面领先散户种植,碳排放量更少。
随我国对碳排放的监管趋严,我们认为头部畜禽养殖公司及生物育种公司也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交通运输:考虑到铁路单位碳排放较航空和公路更低,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会有望获得较高增长,其中高铁由于时效性较高,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从需求侧看,碳中和目标有望带来新市场的崛起。
涉及的行业主要如下:建筑材料:建筑环保标准的提高和节能要求有望带来三大投资机遇。
1)建筑节能玻璃:使用中空或Low-E节能建筑玻璃能够显著削减建筑能耗:2)建筑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需求增长与产品升级,涂保一体化等施工效率更高的新保温体系有望迎来蓬勃发展:3)轻质建筑材料:使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墙、砖墙,能同时减少水泥、建筑砖烧制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运输过程中的排放与能耗。
好的,接下来我们想问的相信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
具体到投资逻辑上,您觉得应该关注哪些投资主线?从投资的角度我们建议大家围绕三条主线逻辑去选择投资标的:第一、技术变革带来的市场份额变化是主线。
我们认为市场容易高估1-2年内的变化,但往往低估5年的变化,我们已经看到能源和交通行业在新能源相关技术变化下正处于变革前夜,在今年初特斯拉的估值超过丰田汽车成为最大市值的车企,10月美国最大的新能源公司新世纪能源(NEE)超过埃克森美孚(EXB)都显示我们正处在这个拐点上。
而在行业内技术发展的细分领域我们看到:? 光伏发电围绕效率提升、成本下降的技术竞赛持续白热化:包括主产业链环节未来3-5年的异质结电池带动转化效率向24.5~26%迈进,我们看好未来5-10年的钙钛矿技术叠层技术一旦突破有望达到28~29%的转化效率,甚至突破30%:也包括发电端功率优化器的普及应用、逆变器控制单元向组件级别,甚至未来电池组串层面升级等。
? 大尺寸风机不断突破极限,以容量换取成本下降途径:包括陆上风机逐步突破传统塔筒和叶片限制,向高单位数机型迈进:海上风机不断突破极限,向20MW以及更高机型和深海浮式推进。
? 锂电池技术从高镍向固态演化:动力电池的发展必然向能量密度更高的高镍电池发展,而未来会进一步向固态电池,甚至新型的电池结构演化。
因此掌握电池研发技术的龙头公司,同时通过规模优势维持不断研发投入将获得持续的优势。
? 随着汽车电气化带来的机会:汽车电气化也将重构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对高压电气组件、优质电机电控、先进电池热管理系统带来更大的需求空间。
第二、数字化浪潮下,下游应用端新的商业模式可能是下一个投资主题。
新能源投资的机会不仅仅在于传统制造业的成长,也会诞生新的商业模式或者新的技术应用机会。
中金首席访谈:碳中和,风来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不妨试试网站搜索,相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