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建设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央行可能首推主权数字货币
下面由小编针对数字货币建设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央行可能首推主权数字货币为您答疑解惑,希望能给您带来有一些有效参考。
自2009年央行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走过了十年进程,这十年也正是中国经济规模快速增长、全球贸易份额持续提升及金融市场开放持续深化的过程。
随着货币国际化的经济、市场和价值基础的不断夯实,这十年以来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功能不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步显现。
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出现、数字货币等新技术的兴起,在新时期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平稳增长,金融开放也将持续深入,而“一带一路”及自贸区建设不断推进,这些都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民币国际化将显现出新的趋势,国际化进程也将更加平稳、更可持续。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金融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快速发展。
具体说来:一是跨境贸易支付结算快速增长。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从2010年的506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1100亿元,年均增速为33.5%。
其中,服务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比重从2015年1月份的17%增至2019年9月份的37%。
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与我国发生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242个,发生业务的企业超过34.9万家,银行超过386家。
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快速增长,人民币国际支付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0.3%提升至2019年9月份的1.95%。
二是跨境投融资快速增长,境外主体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
2019年前10个月,人民币直接投资结算金额共计2.2万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了10倍多。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为5.86万亿元,较2013年底增长104%。
其中,持有境内股票1.77万亿元,债券2.18万亿元,贷款0.82万亿元,存款1.09万亿元。
三是人民币计价功能不断突破,国际储备功能逐步凸显。
2016年10月份,人民币被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占比达到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末,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调查(COFER)报送国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176.4亿美元,在整体已分配外汇储备中占比1.97%,创IMF自2016年10月份报告人民币储备资产以来最高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四是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金融市场开放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已在美国、德国、法国、南非、韩国、日本、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截至2019年6月底,CIPS(跨境支付系统)已有31家直接参与者,847家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相关金融改革稳步推进。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等管道式开放深入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稳步推进。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
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率先实现基本可兑换,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有序进展。
关于数字货币建设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央行可能首推主权数字货币的信息到此就结束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