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监测(碳排放 区块链)
为推动工业区块链基础核心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落地,支撑政府决策,促进区块链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工业区块链的国际影响力,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开展了2021年度工业区块链典型案例征
为推动工业区块链基础核心技术研究和行业应用落地,支撑政府决策,促进区块链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工业区块链的国际影响力,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联合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开展了2021年度工业区块链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案例入选结果将于2021国际工业区块链大会正式发布。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园碳监测平台
杭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春创办的工业区块链应用领军企业,致力于研发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颠覆性区块链前沿技术和应用。依托来自浙江大学的核心技术团队,公司拥有成熟的区块链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
引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中国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争取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各国应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过后的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案例概述
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可以公开有效地监管碳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解决企业年度配额分配和支付难以监管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多、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的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中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和环境数据的开放性,以及全球碳交易超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的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企业的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价值在区域间的高效流动。
行业痛点及解决方案
行业痛点
现有碳交易市场存在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准确、信息不透明、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碳排放源监控难度大、运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商业信息保密与环境信息公开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全国碳交易市场和区域、国家、国际碳排放不活跃。
本质原因是碳排放数据在碳监测过程中“难以收集、追溯和核算”。更深层次的是碳监测的整体汇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块链的特点,如透明连接、值得信赖的价值、不可改变的信息可追溯性等。,可以完美解决碳排放测算数据不准确、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可追溯等问题。
解决方案1。解决思路
总体定位:搭建连接“政府、企业、检测机构、咨询机构、监管机构”的碳数据监测分析平台。通过对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汇总、分析和上报,帮助政府掌握园区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结构,为区域低碳发展战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和管理措施,提供碳资产交易服务。
2。建设目标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能够公开有效地监管碳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解决企业年度配额分配和支付难以监管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多、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的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中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和环境数据的开放性,以及全球碳交易超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的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企业的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价值在区域间的高效流动。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图
使用区块链前后的业务逻辑对比/优化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使用区块链前后的业务逻辑对比/优化
碳监测方法
目前碳排放的监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核算法,一种是在线监测法。核算法也叫物料核算法,目前中国主要采用此方法。核算法是根据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来推测出碳排放量。欧洲是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并列,美国则重点使用在线监测法。在线监测法也叫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核算法与CEMS相比,弊端有二:一是测量误差较大,二是容易造假。全球要想真正落实有信任度的碳排放,以及实现碳资产交易的公平,必须要有统一的在线监测办法才行。只有标准统一,各国才能互相信任。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前提。如果标准不统一,各国之间就会出现不断扯皮的事情,实现碳中和就会遥遥无期。由于欧美发达国家使用CEMS比较多,碳中和又是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因此在全球相互协调的大背景下,未来碳排放的监测标准更倾向于CEMS。对于中国来说,今后推广CEMS碳排放监测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这也是国内未来发展趋势。
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是构建碳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对内部碳排放水平和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摸底盘查的重要依据。良好的MRV体系可以为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为配额分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有效支撑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碳监测流程
碳监测系统碳排数据采集同时包括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根据行业的不同和核算数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进行数据采集核算,自动生成相应的碳排放报告。
碳排放数据采集流程如图所示,企业进行申报,提交碳排放数据及数据证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贸易合同等),根据企业申报数据,通过与政府相关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核验企业报送数据真实性,然后根据碳排核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生成企业碳排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报告进行核查,生成三方权威核查报告。
基于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获取复杂等因素考虑,数据获取方式设计以企业申报为主,申报数据链上加密存储,数据真实性以核验企业证据数据,通过数据加密推送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叉验证为辅(数据核验与否不影响核心业务流程),最后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验,企业进行确权。
应用成果
1、正泰物联网园区碳监测平台
案例平台
2、控排监测企业信息数据申报遵循“企业一套表”制度,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数据收集流程,将报送单位的数据自下而上地提供给监测平台,避免企业重复收集和填报统计资料,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基于区块链的产业园碳监测平台
杭产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春创办的工业区块链应用领军企业,致力于研发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颠覆性区块链前沿技术和应用。依托来自浙江大学的核心技术团队,公司拥有成熟的区块链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知识产权。
引言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和碳中和愿景。
中国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争取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各国应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过后的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案例概述
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可以公开有效地监管碳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解决企业年度配额分配和支付难以监管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多、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的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中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和环境数据的开放性,以及全球碳交易超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的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企业的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价值在区域间的高效流动。
行业痛点及解决方案
行业痛点
现有碳交易市场存在碳排放监测计量数据不准确、信息不透明、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碳排放源监控难度大、运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商业信息保密与环境信息公开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全国碳交易市场和区域、国家、国际碳排放不活跃。
本质原因是碳排放数据在碳监测过程中“难以收集、追溯和核算”。更深层次的是碳监测的整体汇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块链的特点,如透明连接、值得信赖的价值、不可改变的信息可追溯性等。,可以完美解决碳排放测算数据不准确、碳排放核算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可追溯等问题。
解决方案1。解决思路
总体定位:搭建连接“政府、企业、检测机构、咨询机构、监管机构”的碳数据监测分析平台。通过对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汇总、分析和上报,帮助政府掌握园区碳排放数据和碳排放结构,为区域低碳发展战略提供量化决策依据和管理措施,提供碳资产交易服务。
2。建设目标1)区块链技术信息完整透明,能够公开有效地监管碳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解决企业年度配额分配和支付难以监管的问题,合规高效地实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与碳排放权的抵消,提高市场活跃度;
2)利用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碳排放企业数量多、排放核算成本高、交易周期长的问题;
3)区块链集体维护数据,匿名交易,隐私安全。适用于碳交易分类处理中商业数据的保密性和环境数据的开放性,以及全球碳交易超级数据库的价值交换活动。
4)实现区域内企业间碳排放权的可信交易,盘活区域内企业的碳资产,实现碳资产价值在区域间的高效流动。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图
使用区块链前后的业务逻辑对比/优化
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使用区块链前后的业务逻辑对比/优化
碳监测方法
目前碳排放的监测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核算法,一种是在线监测法。核算法也叫物料核算法,目前中国主要采用此方法。核算法是根据煤炭等燃料的使用量多少,来推测出碳排放量。欧洲是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并列,美国则重点使用在线监测法。在线监测法也叫CEMS,是英文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的缩写,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核算法与CEMS相比,弊端有二:一是测量误差较大,二是容易造假。全球要想真正落实有信任度的碳排放,以及实现碳资产交易的公平,必须要有统一的在线监测办法才行。只有标准统一,各国才能互相信任。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前提。如果标准不统一,各国之间就会出现不断扯皮的事情,实现碳中和就会遥遥无期。由于欧美发达国家使用CEMS比较多,碳中和又是发达国家首先提出来的,因此在全球相互协调的大背景下,未来碳排放的监测标准更倾向于CEMS。对于中国来说,今后推广CEMS碳排放监测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的,这也是国内未来发展趋势。
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体系是构建碳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对内部碳排放水平和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摸底盘查的重要依据。良好的MRV体系可以为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提供数据支撑,可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为配额分配提供重要保障,同时有效支撑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碳监测流程
碳监测系统碳排数据采集同时包括核算法和在线监测法,根据行业的不同和核算数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进行数据采集核算,自动生成相应的碳排放报告。
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系统和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MRV)系统是构建碳市场环境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系统检查内部碳排放水平和相关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良好的MRV系统可以为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数据支持,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为配额分配提供重要保障,有效支撑企业碳资产管理。
碳监测流程
碳监测系统的碳排放数据采集同时包括核算方式和在线监测方式。根据不同的行业和核算数据,选择相应的核算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核算,自动生成相应的碳排放报表。
碳排放数据采集流程如图所示,企业进行申报,提交碳排放数据及数据证据(证据包括但不限于采购**、贸易合同等),根据企业申报数据,通过与政府相关数据进行交叉验证核验企业报送数据真实性,然后根据碳排核算模型进行碳排放核算生成企业碳排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碳排报告进行核查,生成三方权威核查报告。
基于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获取复杂等因素考虑,数据获取方式设计以企业申报为主,申报数据链上加密存储,数据真实性以核验企业证据数据,通过数据加密推送给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数据交叉验证为辅(数据核验与否不影响核心业务流程),最后三方核查机构进行核验,企业进行确权。
应用成果
1、正泰物联网园区碳监测平台
案例平台
2、控排监测企业信息数据申报遵循“企业一套表”制度,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数据收集流程,将报送单位的数据自下而上地提供给监测平台,避免企业重复收集和填报统计资料,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