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美国共识”已经形成 而你还在观望什么?
美国白宫 美国已在深入行动,而你还在观望。 区块链技术的率先提出者“中本聪”一度被当成美国人,这虽然只是个误会,但美国的确是新技术的摇篮和最有力的推动者。就在昨日,美东时间2月14日上午10时,美国众
白宫
美国已经深入行动,而你还在观望。
区块链技术的先驱中本聪曾被认为是美国人。虽然这只是一个误解,但美国确实是新技术的摇篮和最有力的推动者。 就在昨天,美国东部时间2月14日上午10点,美国众议院举行了主题为“超越比特币:区块链技术的新兴应用”的第二次区块链听证会 与前几天相比,2月6日的第一次听证会,内容已经从虚拟货币、证券领域扩展到无限广阔的应用场景。
全球媒体对其对比特币市场的影响以及对ico可能采取的监管措施的首次听证会给予了过多关注。其实那次听证会传达的“不堵(不害)”的基本态度,即谨慎监管甚至乐观成功,才是本质。 第二场听证会的主题是“超越比特币”,将区块链提升至“变革性技术”,讨论的应用场景涵盖了金融、商业、政府效率的提升。
智投连锁创始人唐指出“虽然只是一场听证会,但更像是一场背书”。听证会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意志,但监管机构、官方智库和商界领袖的共识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美国共识”正在形成。 这些共识是超越区块链技术层面的“共识机制”的“国家共识”,其内涵包括“拥抱技术,保持开放,随时准备应用于商业和政府业务,致力于投资者和消费者教育”等。
美国国会第二次区块链听证会
“拥抱技术”和“不要阻挡它”成为共识
第一次听证会聚焦虚拟货币,主要发言人包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杰伊·克莱顿和CFTC。 区块链技术潜力巨大,这是他们的共同看法。 杰伊·克莱顿表示“非常乐观地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资本形成,并为机构和企业提供有前景的投资机会” 在他看来,尽管面临挑战,但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监管和保护投资者,因此他提议“拥抱技术” 克里斯托弗·吉安卡洛还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的新数字时代”,“新技术将使美国市场以负责任的方式发展,并继续发展经济和增加繁荣” 因为虚拟货币的潜在好处,他在政策上提出了“不要堵”的基调。
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看好虚拟货币,但也不是无所作为。机构间的协调分工包括: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未注册的证券产品采取监管行动,无论是虚拟货币还是初始代币产品;各国银行业监管机构主要通过各国汇款法监管虚拟货币的现货交易;国家税务总局(IRS)将虚拟货币视为资本利得税的财产;财政部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监测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转移是否出于反洗钱目的。 SEC和CFTC认定具有价值储存功能的虚拟货币可以定义为商品,ICO发行的代币在性质上是证券。
SEC主席Jay Clayton在
“区块链信仰”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第二次听证会
时,视野更开阔。除了广泛的业务场景,它还涉及新技术在政府业务中的应用,并将相关应用提升到共同的信念。 这些信念包括:共享信任是基石;区块链是变革性的技术;区块链必须是开放的;目前,它已准备好用于商业和政府业务。
在本次听证会上,来自沃尔玛、IBM和NIST的演讲分别阐述了区块链技术目前在各自领域的应用、现有功能以及未来的应用预期。 来自国会研究办公室的讲话透露,美国总务管理局和国土安全局正在审查区块链,以提高当前政府业务的效率。
出席听证会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信息技术实验室主任Charles H. Romine博士表示,区块链是一项令人兴奋的技术,它有可能用一个强大的、经过验证的信任模型来真正解决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在区块链标准化领域,NIST积极参与基于共识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文献标准的制定。
Benjamin card oso法学院临床副教授、区块链项目联席主任Aaron Wright表示,美国政府有独特的能力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可以实施有利的监管框架来保护正在进行区块链试验的企业,并进行深思熟虑和中立的监管。 他甚至鼓励国会考虑任命一个“国家区块链委员会”,旨在通过探索投资区块链研究的方式(如通过奖励或其他方式)来巩固美国的技术地位
中国的“民间共识”和“全民行动”
起源于美国的网络支付、P2P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自中国开始“发扬光大”,应用的广度和规模以及相关平台的价值都超过了其在美国的创始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中国空之前也很活跃。
回顾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网络征信等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特点——人们总是先试先行,当发展接近成熟时,“国家队”就会跟风或参与,甚至主导整合。比如在征信领域,基于淘宝平台交易和支付宝数据的芝麻信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腾讯征信等巨头背景的征信平台相继上线,中国互联网紧随其后。 在虚拟货币和区块链领域,类似的发展过程将会重现。
或许是受中国官方对虚拟货币态度的影响,对于虚拟货币(数字货币)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还没有一个全社会认可的共识描述,但这方面的潜在共识在民间或商界已经存在。 虽然仍有争议,但共识度越来越高。
比如关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从信用背书、获取成本、币值稳定性、持有人普遍性等方面来看,比特币能否成为货币,从传统金融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马上站得住脚。 考虑到其去中心化的技术特征(对应信用背书)、“挖矿”约束(对应收购成本)、跨货币兑换的短期工具(对应币值的稳定性),比特币可能被视为“货币的货币” 不仅如此,比特币在劳动报酬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作为货币的流通功能得到了实质性的确认。 这是一种“民间共识”的体现
至于区块链科技的发展,由于没有政策禁令,各大平台纷纷布局跨境支付结算、反欺诈、资产管理、数据账单等服务。 腾讯于2017年4月发布了《区块链解决方案白皮书》,将为企业级服务提供“腾讯区块链”解决方案。 根据最近的消息,蚂蚁金服正在搭建区块链平台,在蚂蚁多年分布式架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可信网络能力。它还计划推出一个支持大规模交易的区块链平台,将有更多的场景在其上运行。 进一步应用,近日,热火的“智能投顾”与区块链领域产生互动,诞生了智能投顾链(IIC),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 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底部发行的智能投币,因突破了其他货币的代币功能,形成了智能投币平台用户进行策略执行和项目发起的基础工具,而受到市场关注。
虽然在民众的共识中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从翻译作品或业界领袖的讨论中获得的“区块链革命”、“未来已经来临”等相关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
同时,“国家队”也很热情。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区块链科技首次被列入其中。 2017年1月,由央行推动的区块链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启动。 再看商业银行的动作,2017年4月,中国银联与中国光大银行联合利用区块链平台,建设多中心可信POS电子采购订单系统;2017年7月,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建设区块链项目——BCLC信用证业务系统上线;2017年8月,农行联合区块链平台推出面向“三农”客户的电商供应链融资产品;2017年12月,招商银行携手多家商业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人民币汇款。
一切才刚刚开始
“区块链技术正在颠覆整个人类文明”,这是唐朝的哲学。 乍一听有点雷人,但仔细想想也不夸张。 商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金融文明是商业文明的高级形式,信用是两者的关键。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信用虽然有协议和法律惩罚的保障,但主要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即依赖于信用主体的自觉表现。 互联网时代,虽然有大数据技术,但也有事后数据统计支撑,实时信用约束只有分布式的公开记账——区块链技术才能实现。
所以,区块链技术正在改变金融文明和商业文明,这显然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建”。说“颠覆”也不为过。
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试点。比特币的未来地位,ICO对于期货、证券的意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商业、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将彻底刷新人类认知。